首页 资讯 正文

88载温情谢幕 通化老火车站送别最后一班车

体育正文 81 0

88载温情谢幕 通化老火车站送别最后一班车

88载温情谢幕 通化老火车站送别最后一班车

6月30日清晨6时45分,K7385次列车缓缓驶入通化老火车站一号站台(zhàntái),悠长的汽笛声仿佛一声郑重的告别。这座始建于(yú)1936年(nián)、承载了通化人民88载出行记忆的老火车站,迎来了它(tā)的最后一个客运清晨。 站台上(shàng),气氛庄重而充满不舍。即将退休的客运员魏秀春,身着整洁制服,目光深情地扫过熟悉的站台。作为通化站42年变迁的“活字典”,他见证(jiànzhèng)了这里从平房到现代化候车楼(lóu)的巨变,从笨重的铁剪子检票(jiǎnpiào)到便捷的电子刷脸闸机。“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(dōu)熟悉。”魏师傅的话语中饱含深情。 通化老火车站,这座曾获铁道部“全国客运部门十面红旗”殊荣(shūróng)的(de)“长白山下红旗站”,其历史远不止砖石瓦砾。它铭刻着(zhe)抗美援朝时期三天三夜安全(ānquán)办理54列军列的壮举;记录着车号员李茂珍婚礼(hūnlǐ)当天奔赴前线、最终牺牲的悲壮;传承着全国三八红旗手孙书琴“六送四代”工作法的温情;更(gèng)因1964年临时升格特快(tèkuài)、为重伤员抢出33分钟生命通道的事迹被搬上银幕(电影《特快列车》)。“胖哥服务队”创始人苑传凯的“百宝箱(bǎibǎoxiāng)”,更是新时代红旗精神的生动体现。 上午8点30分,开往四平的(de)K7522次列车,作为通化老火车站的“末班车”,静静地停靠在站台旁。00后客运员高铭娇整理着崭新的制服,胸前(xiōngqián)的路徽熠熠生辉。“站好最后一班岗(gǎng),在新站我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旅客(lǚkè)。”年轻的脸庞写满承诺。 站台上,特意赶来的市民们神色复杂。土生土长的张女士说:“约了老朋友来体验(tǐyàn)最后一班车,老站让我们望(wàng)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(jìdezhù)乡愁。”王女士则表示:“老站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出行和对繁荣的贡献,今天是(shì)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来告别的。” 汽笛再次长鸣,悠远而深沉。K7522次列车(cìlièchē)缓缓启动,载着最后一批旅客和(hé)无数通化人的记忆,在细雨中驶离站台,为(wèi)通化老火车站88年的客运历史画上了庄重的句号。 通化老(lǎo)火车站(zhàn)的喧嚣终将沉寂,但月台上(shàng)积淀了88年的温度——那份在硝烟中淬炼的担当,在岁月里(lǐ)沉淀的温情,在新时代传承的奉献早已融入血脉,成为永恒的路标。随着普速列车转场至现代化的新通化站,“长白山下红旗站”这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,将在崭新(zhǎnxīn)的站台上继续飘扬(piāoyáng)。它(tā)承载着过往的荣光与温情,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期盼。当通化人民期盼的高铁梦想成真之日,这份历久弥新的服务(fúwù)精神,必将在更快的时代轨道上,猎猎飞扬,续写服务人民的崭新篇章。
88载温情谢幕 通化老火车站送别最后一班车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